當然,這會牽涉到一些比較難懂的部分,但私以為前些日子媒體也好政府也好,未完整的公開說明及蒐集資訊,一昧提出一方「未完全瞭解」之意見的製造社會恐慌是相當不可取也是相當可惡的事情。
- 首先,狂牛病是甚麼?狂牛病染病之肉,對人類有何影響?
- 無論是CJD或是nvCJD一經發病,死亡率為100%。
- 臨床症狀nvCJD容易誤判為阿茲海默症(老人痴呆症),且因潛伏期長,找出感染途徑及舉證困難。
- 無論高溫煮熟或是低溫都無法破壞感染牛肉內的Prion(毒性蛋白、正式名稱為朊毒體)。
在此,我建議看完整篇後再決定是不是要開始恐慌。
由於國內並沒有nvCJD的研究專家(至少沒有本土病例之研究,甚至可說是連CJD專家都極少),因此我們能引述的資料,主要都是歐盟的研究資料(該區為狂牛病最早蔓延之區域)。根據歐盟研究,目前的認定是,長期食用牛肉導致nv-CJD的機率,與食用之牛肉內prion濃度有關。衛生署所提供給媒體長期食用一定份量之不帶骨牛肉、帶骨牛肉以及內臟(腺體)等部位得到nvCJD機率之資料,即為根據歐盟研究搭配國人飲食習慣所得之推估數據。
研究顯示,不到三十個月大的牛隻不會感染狂牛病,倘若又是不帶骨的牛肉,應可有效排除感染狂牛病的機會。這項標準獲得世界動物組織(OIE)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因此無論任何層級的狂牛疫區,只要適當處理,都可自由貿易牛隻三十個月齡以下不帶骨牛肉。美方大規模檢驗計劃作過三十八萬八千次以上的檢驗後,才證實一件狂牛病病例。研究顯示,美國牛肉的狂牛風險是百億分之一,這是WHO和OIE都認可的可承受之風險數字。
那麼,這麼多國家的決策當真是因為nv-CJD的問題禁止美國牛肉進口?
為了要方便理解,必須先跳離一下主題從狂牛病哪裡來說起。
狂牛病原本是一種發生在羊身上的「搔癢症(Scrapie in sheep)」,為已知的傳染性疾病。一九七九年,英國牧人在病羊撲殺後,將剩下的內臟、骨頭、渣滓脫水乾燥磨粉,混合榖類粗粉而製成所謂的「飼料蛋白質」。由於「飼料蛋白質」含有高量的蛋白質,所以添加到牛飼料中可促進牛肉成長及乳汁的蛋白質含量,因此英國畜產業者開始大量用來餵食原本是草食性的牛隻。
一九八五年,英國出現全新的疾病-狂牛病。症狀是牛隻搖搖晃晃站不穩,不能向前直走,好像發狂似興奮異常,且一旦發病必死無疑。一九八六年,英國科學家正式確認牛隻所感染的是牛海綿狀腦病(即狂牛病),並且追查出感染的來源是養牛的飼料。
讓我們再跳一下,最近有一則不被重視的新聞:「OIE將我國列為『狂牛病風險已控制』疫區,農委會表達抗議」。而導致我國未有本土狂牛病例卻被視為疫區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曾開放進口美國「牛骨粉」做為飼料原材料之一(事實上那已經事2003年的事情了)。
而有一則新聞則是:專家提出質疑:擴大開放進口美國牛肉恐爆發「狂豬症」。事實上比較正確的說法會是,因為擴大進口之美國牛肉可能導致肉體內的prion,經由種種管道導致豬隻出現病變(甚或是其他哺乳類動物,不過應該只有豬的數量跟用途會對國人造成影響就是)。
看到這邊我想很多人會有疑問了。
- 難到疫區的牛肉有汙染風險,而疫區的牛骨粉同樣有風險?
- 如果牛骨粉沒有風險,為何OIE會將我國列入「狂牛病風險已控制」疫區?
真正讓許多國家以及WHO、OIE對狂牛病疫區之牛肉貿易有諸多限制甚至恐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民眾對於nvCJD的不懂及恐慌,「無知的力量」。
- 避免狂牛病的蔓延,造成疫區擴散。
- 一旦爆發境內狂牛病(或其他哺乳類病變)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將遠大於擴大開放所得到的經濟效益。
必須要瞭解的是,迫於現實政治環境,我們必須要擴大開放美國牛肉做為爭取台美關係及國際利益之犧牲,所以我們必需要做除了WHO及OIE認可以外更大的讓步。當然,衛生署所提供長期食用之得病機率僅供參考。
沒有人能保證牛肉百分之百的安全,只是風險必須要在各界所能接受的範圍。
不過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坊間高級餐館菜單上處處可見的高級和牛,除了冒牌貨外,其餘的都是走私貨,因為早在日本爆發狂牛病例後,就禁止進口日本牛肉了......。不知國人對開放日本牛肉進口(如果有那麼一天),是不是會一樣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