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的成像概,念物體的反射光經過鏡頭後進到機身我在這邊用光路來代表(此圖僅簡單表示光路):
/---觀景窗 A
|
|
物體---------鏡頭--/-----感光元件 B
反射光源 |
|
對焦感測 C
透過反光板跟五菱鏡這條光路到達觀景窗的,是我們用超強人眼從觀景窗看到的畫面(A)
而拍照的畫面則是反光鏡升起後,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而成像(B)
對焦透則是感應器藉由從鏡頭進來的光來對焦(C)
好,那什麼叫做準焦?就是當A=B=C的時候,就是你看到的跟對焦系統以及成像都是一樣。
這跟移焦還有調焦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光學是靈敏度非常高的(想不出怎麼講比較好),只要任一條光路有一點點的誤差(不等長),就會發生移焦。這邊的移焦指的可能是:可能你從觀景窗看到的實際拍攝也準焦但是對焦系統卻會告訴你不準焦;也可能是AF準焦拍出來也準但是從觀景窗看起來就像是不準...等等。
那在機身的製造中,是否能完美的控制這問題(暫時忽略掉鏡頭的變數)?對製造概念熟的朋友就知道,這麼大的機器要做到那麼小的誤差有多困難。這是為什麼SLR/DSLR如此昂貴的原因之一。也是低階機器的移焦問題會更多的原因之一。(好吧 我承認我在幫canon開脫但是我沒拿到好處...)
不過製造端如何去實做不是我們談論的主題。
以上指的是單台機身的光路誤差。那麼不同機身之間呢?我想這個很容易就有了答案。
再來一個問題是,反光板上上下下(沒有左左右右AB)個幾萬次的震動之後,不會產生偏移性的誤差嗎?最簡單原始的機械原理告訴我們只要是組裝可活動的結構必然有著磨耗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機身調焦的原因。甚至有5D的朋友如果自己"加強"過反光室的就知道,補強貼一下就會跑焦了。
OK 機身的部份就到這邊。鏡頭的部分我講的比較簡單
鏡頭移焦主要有幾個原因:1. 品管(廢話) 2. 鏡頭設計 3. 磨耗。
鏡頭設計這個容易出現在定焦鏡上 對焦距離改變甚至縮個光圈就移焦了...;變焦鏡更容易理解,就是有的變焦鏡會發生長焦段準焦結果短焦段跑很大。
磨耗指的是當你對焦馬達作用過很長的一陣子之後,多多少少會有一點磨損(所以有時候鏡頭裡面有非常輕微碎屑);或者是操過頭的老化。在你對焦的時候,該煞車的點結果沒煞準稍微跑了那麼"一點點",就會發生移焦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
1. 移焦是必然一定會存在的,不管是哪一家的機身或鏡頭。
2. 移焦的問題只要EVIL就解決了耶!!!!! (廢話,你有聽過哪一台小DC有移焦問題嗎?)
SLR系統即將要走入歷史了嗎? 目前看來很難就是。除了各家的SLR系統都由一大票鏡群包袱外,DC用的live view再強,都存在著目前無法克服的幾個關鍵:
1. LCD及感光元件長時間使用的耗電量。
2. 感光元件躁訊雖然進步,但長時間通電這問題遠比現行SLR系統在曝光時才作用來的高。
好吧,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沒說服力,真正的關鍵還是在user跟為數眾多的鏡群!不然Sony也不會吃Minolta的鏡群下來補充自己的實力,4/3系統也不會戰的這麼辛苦。
題外話,聽說高手高手高高手都是自己拆機身調的 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